给各种水果做“手术” 外科医生上热搜

  遭了,芒果先生“阑尾炎”犯了,快!抬上手术台!腰麻—消毒—开皮—取出“肠管”—切除“阑尾”—“缝合”—还纳“肠管”—逐层“缝合”—辅料“包扎”,OK!芒果先生“病”好了。

  近四个月,“水果医生”王野虓陆续将给儿子科普医疗知识的视频发到网上,每个的点击量都有几十万,收获了数万铁粉。近日更上了微博热搜,成了“网红”医生。

 

王野虓说,拍视频的初衷是给2岁儿子做外科启蒙。 照片由王野虓提供(视频截图)

  心灵手巧的男人

  颜值也是相当高

  日前,新晚报记者采访到了鹤岗市人民医院的王野虓医生。没想到这个心灵手巧的男人颜值也是相当高。王医生说没想到自己能走红,拍视频的初衷其实是给2岁儿子做外科启蒙。

  2006年,王野虓考入牡丹江医学院,对外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说很多医生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学医,因为太苦太累,但王医生还是希望“子承父业”,“虽然我们很累,也经常遭遇患者的不理解,但是当成功挽救回患者生命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一般职业无法体会的。”

  为了能让2岁的儿子感兴趣,王野虓医生特别网购了手术器材。每次和老婆去买菜,他都会有意寻找哪个水果形似人体器官,特别选择了颜色鲜艳的水果:火龙果肚子里有黑色“瘤块”可以切除,小山竹有“腹积水”可以进行“引流”,小卷心菜“盆腔”里有“肿瘤”可以“摘除”,柚子可以演示“脑出血手术”……

  “开颅”吓坏宝宝咋办?王医生特别把红心柚子装扮成“哆啦A梦”,术后还给它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为了形象,王医生还给要打肌肉针的梨子用卫生纸做了一个小内裤。

  一碰就容易破

  “水果手术”不简单

  别看每个视频只有几十秒钟,但拍摄视频和剪辑的过程都需要4—5个小时,甚至比给人做手术还要久。“因为水果皮不如人的皮肤有韧性,一碰就容易破。上学时为了练手,医学生们都会选择在乳胶上练习。但在水果上真的很难,为了保证画面好看,要尝试很多次。”追求完美的王医生不但“手术”做得好看,还追求“仪式感”,每次“手术”完成,都会给水果“包扎”。因为线、器械都是无菌的,“手术”完成后,水果会被吃掉。

  当然,儿子也没有辜负爸爸的良苦用心,时常拿着爸爸在网上买的手术器械玩。

  王野虓的第一个视频是给一颗葡萄做取出葡萄籽并缝合表皮的“手术”,浏览量有200多万。对于第一个视频,王野虓表示,刚开始做没有想过要做太难。但是当王野虓给葡萄“缝合”好之后,“我爱人告诉我网上有一个机器人做了一个‘不伤果肉完整取下葡萄皮’的外科‘手术’。”王野虓称,“如果要做同样的‘手术’,我应该会比这个机器人做得更好。”此后,王野虓给水果所做的“手术”难度越来越大。

  王医生不仅给水果做“手术”,鸡蛋、鹌鹑蛋也都是他的“患者”,他能精细地把蛋膜完整地揭开并缝合,针线活相当娴熟。网友调侃,可否给芝麻做个“剖宫产”。王医生表示,“剖宫产”未必能成,但是把芝麻核取出并缝合还是可以做到的。

  奶爸成科普达人

  粉丝找他问诊

  起初,王医生把视频传到网上,希望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后对外科感兴趣,没想到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每个视频都有几十万的点击量。

  有一次,王医生看到一部宣传片,发现国外的大型商场都配有心脏除颤仪,“在中国只有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才有。如果商场里突然有人心脏出现问题,呼叫救护车最少也要5到10分钟,但是病人这个时候可能就‘走’了。”

  王野虓认为患者对医生有误解,主要原因是患者和家属不了解手术过程。莫不如做一些科普视频,纠正大家的误区。

  他说之后会在网上做些直播,比如科普顺产和剖宫产的区别。如今,很多粉丝会在王医生的视频下留言,说身体哪里不舒服,王医生会给出些建议。王野虓表示,接下来的视频还将坚持这个风格,希望可以普及更多的急救常识和简单的医学知识。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