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讲到,因大量从外国进口水果,造成本国水果滞销,果商为何要这样做?
果商,是商人,商人是逐利,果商进口水果,是果农滞销的原因吗?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有时果商进口水果,对于消费者更有利,可以吃到物美价廉的水果。进口水果,也不是洪水猛兽,是有着市场的需求在那。
水果滞销的原因
近几年,在农村从事水果种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原因应该是有些人不想出去打工。在家除了种几亩地,收入也不高。种植水果可以讲是低门槛,无门槛的,你在农村有几块地,或者花几百元就可以承包一亩地,有了田地买点种苗,就可以种植水果了。
种植水果的人多了,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滞销。
像是近几年西瓜的行情一直很差,一斤西瓜收购的价格,低到1~2毛的钱。就是这么低的价格,西瓜还不一定有人收购。那西瓜滞销了,就怪果商进口其他国家的西瓜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西瓜滞销是因为种的人太多了,种的人多产量也就高。虽然夏天是西瓜的销售旺季,不过消费的人也就是那么多,并且西瓜的运输容易嗑碰,每个地方都有瓜农,收购的人自然也就优先选择,产地离他们最近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些产地大省,容易发生滞销。他们之所以滞销,是因为太多的人,想从西瓜身上赚到钱。
果商们为何要进口水果
一、果商进口水果,无非就是一利字。国外的水果包装精美,果径大小、果实着色均匀,这种水果是走亲访友,作为礼品水果的最佳选择。有消费者需求,自然也就会有去购进这些高端水果。
二、果商之间也有竞争,在去年上半年苹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不少人发现往常只卖3~5元的苹果,纷纷涨到10元以上。当时一个品相好的苹果,都要6元左右,这些苹果是一些果商在前年,贮存冷库的存货。当时的苹果产量也是因天气的原因,产量下降较为严重。
这时一些手中有存货的果商,自然也就大赚特赚了,那些没有存货的果商。他们如果要等下半年国内苹果成熟后,再去收购,明显是行不通的。到时各大产地的苹果都在上市,价格也就会回落。当时一些果商就想办法,从新西兰进口了一批小苹果。
这些小苹果,不同以往那些高端的价格,卖的价格是非常的便宜。在国内苹果普遍卖10元左右,这批小苹果只卖4~6元一斤,也就是这些小苹果的出现,让那些囤货的果商把原本价格是在10元以上的国产苹果,降到10元以下。可见果商进口水果,也不见的就是件坏事,至少对于消费者来讲,竞争越多,他们受得利也就越大。
三、果商进口水果,是因国内没有这种水果。像是在几年前,当时的车厘子,在国内也就是一些北方地区有,南方这边也就大城市才有卖。随着果商进口车厘子,也使得大樱桃现在,在全国各大市场都可以见到。
同样的情况如榴莲,以前也一直是在南方有,北方很少见到,现在也是全国都有在卖了。这样的好处也就是丰富了国内的水果品种,像是北方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栽种樱桃,海南也在产榴莲了。
综上所述,果商进口水果,是因有消费者喜欢高端型的水果。果农滞销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由市场当年的产量去决定的,还有信息渠道等原因。
如果把滞销的原因,怪到果商进口水果身上,就有些不合理了。毕竟果商进口的多数是高端的,卖的价格也很贵,这些价格一般的消费者也是舍不得消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