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诱捕技术试验示范 助推水果产业农药减量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高发果树虫害,造成桃、梨等果品虫眼多、质量差、商品性低,果农收入大幅减少。为防治食心虫,部分果农大量、频繁使用各种农药,带来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害虫抗药性等多个问题。

3月12日下午,海宁市植土站会同袁花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袁花镇永顺果园等多个种梨大户的果园梨小食心虫性诱捕试验示范点,向果农介绍昆虫性诱捕技术,指导果农正确安装、使用诱捕器。

昆虫性诱捕技术是测报虫情的重要手段。利用性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测报,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根据捕到的害虫数量,及时、准确地监测害虫的发生量、发生范围和发生世代,早发现、早防治,制定最佳的防治策略。

昆虫性诱捕技术人工成本低,可用于虫害防治,通过试验示范持续使用三到四年,虫口密度可以控制到防治阈值以下,还能提高天敌和中性昆虫数量,使区域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真正做到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安全环保。

相关产品

评论